期权到期日
标准期权到期日
月度期权(Standard Monthly Options):通常在每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到期。
周度期权(Weekly Options):到期日通常是每周五。
季度期权(Quarterly Options):在每个季度末的特定星期五到期。
但也有非周五到期的期权:
日内到期(0DTE)期权:例如 SPX 指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期权到期(包括周一到周五)。
部分ETF或指数(如SPY、QQQ):提供周一、周三、周五到期的期权。
特殊事件驱动期权(如并购、分红后期权):可能设定非常规到期日,但较少见
什么是末日期权
末日期权(Zero Days To Expiration,简称0DTE)是指在交易日当天购买的期权合约,当天收盘后即到期失效。它们属于超短期期权,与传统期权(如每周、每月到期)相比,时间价值(theta)的衰减速度极快,也非常便宜。这种特性使得末日期权比较适合希望从当日市场波动中获利的短线交易者。
末日期权的兴起始于2022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宣布推出每周期权,并把到期日扩展到每个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最初,SPX是首批提供末日期权的资产之一,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资产,比如Mini-SPX(XSP)、SPDR S&P 500 ETF(SPY)和Invesco Nasdaq 100 ETF(QQQ)。个股也存在末日期权,只不过期权到期日都是每周周五,因此个股末日期权仅存在于每周五。
这个工具当日到期波动率高,同时具有胜率低但赔率高的特征,因此许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类似彩票一样的工具。末日期权的杠杆率比到期时间为1个月的期权杠杆率高好几个数量级,可以达到400以上。
长期投资末日期权的平均回报是亏损,年化收益率在-32,000%,但在某些时候会产生高达79,000%的极高回报。这些回报比一个月期权的波动更大。
末日期权这么能涨的秘密
末日期权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便宜加高波动,适合以小博大,那为啥末日期权波动那么大呢,举例英伟达的末日期权
英伟达现在的股价是117,这张是行权价118的价外期权,因为是最后一天到期,所以内在价值为零。
期权价格等于内在价值+时间价值,这个务必深深刻在脑子里啊。先解释内在价值啊,看涨期权的内在价值等于股价减行权价,看跌期权反过来等于行权价减股价。
比如行权价是118的看涨期权。你把它换成股票,然后按市价119卖掉,你就赚了1块。这1块就叫期权的内在价值。简单来说,只要行权的权利已被激活,这张期权就开始产生内在价值了。
然后是时间价值,时间赋予了期权价格变化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它叫时间价值。到期时间越久,时间价值就越高,因为时间越长股价可能会涨得更高,期权的内在价值也会变高。
注意时间价值会随着到期日临近逐步跌到零。股价没超过行权价,行权的权利没被激活,所以内在价值为零。因此上面的那张末日期权,我们能看到内在价值为零,时间价值只剩1.44,这张末日期权的价格就是1.44非常便宜。
我们假设英伟达的股价下一秒就从117涨到122。因为行权价是118,这张期权就从价外变成了价内,并开始产生内在价值了。
看涨期权的内在价值等于股价减行权价,股价122,行权价118,两者相减内在价值上涨了3.3%。借助期权价格计算器。股价从117到122只涨了5块,那你的末日期权盈利就翻倍了。
总的来说期权翻倍的秘密就是在赌内在价值的从无到有。这就是为什么选择价外或者平价附近的人最多,因为只要股价稍微动一动,就很容易达到行权价,从而产生内在价值,那期权价格的波动就会非常大。
末日期权的波动就更大,因为时间价值接近归零,成本很便宜。比如一家末日看涨期权,本身只剩三毛钱的时间价值了,假设股价突然飙升到了价内,产生了4%内在价值,期权价格就翻倍了。所以对于末日期权来说,翻个几倍、十倍都是很正常的。
如何玩转末日期权
期权交易的细节问题特别重要,关乎交易成败。首先,末日轮不是绝对指的临近到期的最后一天,末日轮可以从期权到期日开始倒数计算的5个交易日开始都可以算末日轮,或者说临近到期的几个交易日都可以认为是末日轮。
那作为买方怎么做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呢?作为买方要明确的是,时间是买方的敌人,末日轮期权的买方,最大的风险是时间价值的衰减,临近到期日的时候,如果这个期权变成了虚值期权,那么将会一文不值,如何才能对抗这个时间价值的衰减呢?
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有三个,时间,方向,波动率;买方要对抗这个时间价值的衰减,只能从另外2个维度去考虑,就是从方向和波动率上去考虑:
时间(Theta):临近到期快速衰减,对买方不利;
方向(Delta):看对方向才有利润,比如买入看涨期权,标的上涨;
波动率(Vega):如果波动率上升,期权价值上涨。
方向维度上:作为买方,标的不要一根阳线一根阴线这种不连续的走势,最好是连续的阳线。
波动率维度上:最好是大阳线,如果是连续阳线,最虚值的买购期权都变成了实值期权,由于临近到期,这个合约就都是内在价值,时间价值已经由于大幅上涨导致转化为内在价值了。
如果用希腊字母刻画,就是就是方向维度上的正的德尔塔,+Delta 和 波动率维度上的正+vega。
因此,如果标的的价格在末日轮的几天,收盘价或者开盘价等于行权价的时候,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盘中,在某一个时间,在一个整数关口小范围盘整,这个整数关口就是平值期权,这个时候作为买方的机会就来了。
举例:
如果在到期前,标的价格围绕某个“整数关口”盘整(比如行权价是100元,股价在99~101波动),此时这个“平值期权”既便宜又容易快速变实值。
一旦某根大阳线把价格推过这个关口,买方的期权立刻有价值;
所以盘整+临近到期+接近平值是买方重点关注的“临爆点”。
细节就在于:如果标的正好在整数关口进行上涨或下跌而几乎没有的回调,那么就提供给了期权买方(买购或买沽)了绝佳的条件,如果正好是开盘,那就更好,如果方向判断正确,收益就会非常高。
末日期权除了当“彩票”还有什么用途?
关于末日期权的使用策略,除了当彩票押方向,还可以使用行权价格锁定指数的波动范围,从而赚取一些时间价值的策略,比如:
1、 信用价差(Credit Spreads):
赚的主要是时间价值的钱。主要包括两种策略:
熊市看涨价差:卖出一个执行执行价格为a的看涨期权,同时买入一个执行价格为b的看涨期权(其中a<b)。此时,当市场价格下跌到a以下有有限收益,上涨到b以上有有限亏损。
我们以一个具体例子说明“熊市看涨价差”(bear call spread)策略的运作原理:
策略设置:
卖出一个行权价为 a = 100 的看涨期权(Call),获得权利金 $8;
买入一个行权价为 b = 110 的看涨期权,支付权利金 $3;
因此,净收入为
3 = $5,这就是最大利润。
市场情景分析:
若标的价格 ≤ $100(a 以下):
两个期权均为虚值,均不会被行权;
所以你的利润就是净收入 $5;
这是策略的最大盈利,在熊市或震荡下跌时最有利。
若标的价格在
110(a 到 b 之间): 卖出的 $100 Call 是实值期权,你需亏损;
买入的 $110 Call 仍是虚值,对冲不了;
此时,亏损 = 标的价格 - 100 - $5(因为有 $5 收入可抵扣);
随着标的上涨,亏损逐渐扩大。
若标的价格 ≥ $110(b 以上):
两个期权都变成实值;
你的净亏损是:卖出的 Call 损失
0(对冲),再减去原先收取的 $5; 所以最大亏损是:
5 = $5; 这是策略的最大亏损,发生在市场大涨时。
牛市看跌价差:或者卖出一个执行价格为b的看跌期权,同时买入一个执行价为a的看跌期权(其中a<b)。此时,当市场价格下跌到a以下有有限亏损,上涨到b以上有有限收益。
策略结构(a < b):
买入行权价为 a = 90 的看跌期权(Put),付出 $2;
卖出行权价为 b = 100 的看跌期权,收取 $6;
所以你净收权利金 =
2 = $4,这就是你的最大收益。
情景分析:
股价 ≥ $100(b 以上):
两个 Put 都为虚值,均不执行;
你保留全部净收入 $4,为最大盈利;
这是你预期的“牛市”情景。
股价在
100 之间: 卖出的
100 买入标的,亏损; 买入的 $90 Put 部分对冲;
净亏损 =
4(权利金收入); 盈亏介于最大盈利和最大亏损之间。
股价 ≤ $90(a 以下):
两个 Put 都是实值,但你只承担价差;
卖出的
100 买,市场价却只有 10; 买入的
90 卖出,限制了亏损; 所以 总亏损 =
4 = $6; 这是策略的最大亏损。
2、铁鹰式组合(Iron condor):
同时组合上述两种信用价差策略,旨在从小幅波动或市场平静中获利。
从图形来看,当你把上述的两个价差策略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一个铁蝶式策略。这个策略的好处是,当市场价格当天在区间内无论如何波动,你能够获得一个确定的收益。
步骤1:卖出一个行权价格为b的看跌期权(short put),同时买入一个行权价格为a的看跌期权(long put)。
步骤2:卖出一个行权价格为c的看涨期权(short call),同时买入一个行权价格为d的看涨期权(long call)。同时需要满足a<b<c<d。
这些策略看起来复杂,但因为赚的是时间价值的钱,因此相较于押单边的胜率更高。而且熟悉之后操作非常方便,甚至有一些券商为了投资者交易的便利,提供个性化搭配的上述策略。
你组合了两个信用价差策略(即牛市看跌价差 + 熊市看涨价差):
步骤1:牛市看跌价差(Bull Put Spread)
卖出行权价为 b 的 Put
买入行权价为 a 的 Put(a < b)
👉 希望市场不要跌破 b,收益来源于权利金差
步骤2:熊市看涨价差(Bear Call Spread)
卖出行权价为 c 的 Call
买入行权价为 d 的 Call(c < d)
👉 希望市场不要涨破 c,同样收益来自权利金差
满足:a < b = c < d
即 b 和 c 是相同的行权价,卖出 Put 和 Call 构成“中间收权利金最大”的“铁蝶身体”;
a 和 d 是两翼的买入期权,用来限制风险。
盈亏分析:
最大收益:股价在到期日正好落在中间行权价(b = c);
- 所有期权都成为虚值,所有权利金归你;
最大亏损:股价大涨或大跌,突破 a 或 d;
- 超出两翼的期权差值,亏损被买入期权所限制;
盈亏临界点:在区间 [a, d] 内部;
- 如果股价落在区间两侧的虚值范围之外(即变成实值),就会侵蚀掉部分利润。
风险提示一下,市场上超过95%的末日期权交易都是以有限风险策略进行的(即要么是直接持有看涨期权,要么是通过表中策略持有看跌期权)。
末日期权交易需遵循“四不原则”:
不盲目投机虚值期权;不因情绪逆势加仓;
不因流动性缺失死扛仓位,不裸卖空期权
最后期权末日轮就像一场限时赌局——有人靠它一夜暴富,也有人因此怀疑人生。但无论如何,它教会我们两件事:
市场永远比剧本更精彩(你根本预测不到);
理性比肾上腺素更重要(别让“梭哈”的冲动战胜你的风控意识)。